在环保设备的生产研制过程中,总结出回转窑游离氧化钙持续偏高的处理技巧,主要是根据游离氧化钙是判断熟料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国标要求控制在1.5%,集团各熟料基地控制稍有不同(如宁国是1.0,其他基地是1.2)。正常操作中由于温度或物料的波动游率氧化钙偶尔偏高是正常的,但如果游离氧化钙连续超标,甚至连续是二点几或更高则就是窑系统出了问题或生料成分发生了大的波动。造成游离氧化钙连续偏高的原因通常有:
窑内温度主要是烧成带温度低。当窑内通风不好或三次风档板开度过大造成窑内有效通风量大大减小,窑头煤粉不能完全燃烧,持续的窑内还原气氛造成窑内温度偏低,熟料液相量不足或液相反应不完全,造成游离氧化钙偏高。当发生这种情况时,窑头昏暗,能明显看到黑火头,NOx越低。这种情况下烧出的熟料结粒大但无光泽且表面较粗糙,砸开后,里面的明显的黄心料,这种料子强度很低用手就可捏碎。这种料子游离钙一般都有较高通常在2.0以上。碰到这种情况时,应将三次风档板关小,同时加大高温风机转速,使系统保持较正常大的通风量,适当退窑头煤,保证窑头煤能够完全燃烧,这时窑速不宜过慢,保持窑内较低的填充率。
当生料成分发生较大偏差,超出控制范围较多时,也容易造成游离氧化钙偏高。如较高的KH值(0.93甚至更高)或较低的SM(2.2甚至更低)。当KH值过高时,烧出的熟料外观与正常的熟料相似,结粒稍差,由于过多的CaO不能被C2S完全吸收,造成游离氧化钙偏高。此时可适当减产或加大窑内通风,将火焰拉长,加少量窑头煤、适当减窑速,延长物料在烧成带停留时间。当SM过低时由于熟料中液相量增多,在固相反应未完成时就已产生大量液相,熟料结成较大颗粒,进入烧成带后,由于颗粒较大外部烧结完全但内部没有烧透,产生黄心料,如果此是IM较高则由于液相粘度增大分子扩散速度减缓,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当碰到这种情况时,可适当减产,将入窑溜子温度控制低些,降低物料入窑分解率,当SM低IM高时,窑内熟料不仅液相量多,且液相粘度大,可适当加窑头煤,提高烧成带温度,以降低液相粘度,提高分子扩散速度。当SM低IM也低时,料子不耐火,严禁烧高温,防止窑尾结皮或窑内结大蛋。
应当注意的是,如果是因为生料成分引起的游离钙偏高,特别是三个率值超出控制范围较多时,单单靠调整窑的操作是很难将物料烧合格的,应该及时通知质控处调整配料,如果想在短时间内调整物料成分到正常范围内,也可通过改变出库方式来调整,改自动循环下料为手动定点定区下料,通知质控处对每小时的入窑生料成分进行监控,选择一个成分接近与正常成分的下料口定点下料。这样就可通过调整配料和改变出库方式的方法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调整入窑生料成分的目的。此外,还与原料磨操作员进行多联系,及时掌握出磨生料成分的变化,石灰石仓料位控制在70%以上,若低于70%可以将取料机赫兹数增大保证料位在70以上,尽量减少石灰石放仓,减小石灰石离析,减小石灰石的波动,稳定入窑生料的KH值,当煤质发生变化时,做好换煤预案,保证系统工况稳定、质量合格。
更多关于回转窑设备的知识请登录:http://www.kbwhbkj.com